3D影像掃描、納米技術等應用于巖畫保護
責任編輯:star-小虎 時間:2013-12-16 15:48
[導讀]3D影像掃描、納米技術等現代化高科技正被我國科研工作者應用到巖畫保護中,并有望成為未來治療巖畫病害的重要手段。 在剛剛結束的第六屆賀蘭山巖畫藝術節(jié)上,來自國內科技、文
3D影像掃描、納米技術等現代化高科技正被我國科研工作者應用到巖畫保護中,并有望成為未來“治療”巖畫病害的重要手段。
在剛剛結束的第六屆賀蘭山巖畫藝術節(jié)上,來自國內科技、文化、考古等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再次提及巖畫保護問題。令人欣喜的是,運用高科技手段開展巖畫保護的工作正在逐步展開。
巖畫是世界性的一種文化現象,早在文字產生之前就已出現,是古代先民運用寫實或抽象的藝術手法記錄生活和生存狀態(tài)的方式,目前世界各大洲都發(fā)現了巖畫。中國是巖畫最早發(fā)現國,也是巖畫大國,巖畫分布十分廣泛。
然而,這一古老的人類文明遺存正面臨減少乃至消失的危險。據專家介紹,由于風蝕、雨水侵蝕、微生物侵蝕、植物根系蔓延等原因,加上人為破壞,世界范圍內的巖畫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病害問題,但到目前為止仍未找到最適合巖畫保護的技術方法。
在本屆賀蘭山巖畫節(jié)上,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徐飛獲得了“2013年巖畫收獲獎”,其原因是由他主持編著的《賀蘭山巖畫搶救性保護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并正在運用注漿的方式,在賀蘭山巖畫區(qū)的部分巖石上做實驗。
而除了這些“傳統(tǒng)”的手段之外,“高科技”正成為更多專家探索巖畫保護的新方式。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賀蘭山巖畫管理處已和國內一家公司合作利用3D掃描技術采集巖畫數據,效果良好。
張建國說,3D掃描技術在其他領域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運用,把它用到巖畫的勘察中也很有效,它不但可以360度掃描巖畫周圍的環(huán)境,提供更為精確的畫面和數據,還能減少人為勘察對巖畫造成的破壞。
在科學掌握巖畫數據的基礎上,如何更好地保護巖畫以及對發(fā)生病害的巖畫進行修復“治療”,才是至關重要的。就目前而言,納米技術有望在這方面有所突破。
近兩年來,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奇多次深入賀蘭山巖畫溝口進行實地考察,他帶領的研究小組也與賀蘭山巖畫管理處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了表面微結構、病害原因分析與模擬防護實驗等實質性研究工作。
王奇說,巖畫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對巖畫的表面保護工作必須在遵循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基礎上,尊重和保留原有材料和工藝的真實性,保留所有的歷史信息。
不過,由于納米技術目前在用于類似巖畫的文物古跡保護方面并無先例,所以業(yè)界對該技術的利用尚存疑慮,擔心會對巖畫產生“副作用”。
“巖畫的表面保護工作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和挑戰(zhàn),接下來我們將進行長期的現場樣石試驗與數據采集工作,擬采用納米抗紫外老化、納米抗風沙 磨蝕、納米疏水防覆冰、納米防霉菌等多項技術,探索最有效的材料體系,在不改變原有的色彩、光澤、紋路和透氣性的基礎上,賦予巖畫表面更強的生命力,避免 任何‘副作用’。”王奇說。更多3D掃描儀資訊請關注納金網http://www.westwoodtownhomes.com/special/canners/
- 分享到:
- 2025深圳設計周之第六2025年08月25日
- 2025年三明市第三屆非2025年08月06日
- JoySpace均勝電子智能座2025年07月14日
- 2024蘭州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2024年12月07日
- 2024“通武廊”文創(chuàng)和2024年12月04日
- 2025年紅點概念獎 開啟2024年12月02日
- 2026丙午(馬)年貴金2024年12月02日
- “閱鹿城·悅海南”2024年12月02日
- 2024年繁星計劃“物煥2024年12月02日
- ?“東海非遺文創(chuàng)產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