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電器生產商為生存而合并
責任編輯:王梓 時間:2011-09-09 09:57
[導讀]上星期,日本三大電器生產商索尼、東芝及日立宣布將旗下表現不振的液晶顯示器業(yè)務分拆出來,與政府支持的基金合組聯(lián)營公司打造夢幻組合,搶攻正在高速增長的中小型尺寸液晶顯示器市場。
上星期,日本三大電器生產商索尼、東芝及日立宣布將旗下表現不振的液晶顯示器業(yè)務分拆出來,與政府支持的基金合組聯(lián)營公司打造夢幻組合,搶攻正在高速增長的中小型尺寸液晶顯示器市場。如果這三大電器生產商合并過程順利,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兩家面板公司友達及奇美電的前途將更加困難。在臺灣上市的友達及奇美電,近日股價已經跌穿了全球金融危機后的低位,原因有幾個,一是全球經濟復蘇過后,液晶顯示器需求下降,電視機市場飽和。二是高毛利率的產品都握在如三星這些能夠帶領潮流的品牌公司手上,只有低毛利率的產品留在友達及奇美電手上。三是它們錯過了iPad所帶動的觸控式面板的快速增長機會。面板行業(yè)極度講求經濟規(guī)模,故此已經有業(yè)界人士建議,管理層應該趁現在股價低迷,買下股權讓兩家面板廠合并,兩家合并后產量就是全球第一名,那時候價值就不同了。
不過官方主導的合并并不那么容易發(fā)生,原因是其中涉及利益沖突。例如合并后,誰來當老大,或者合并后必然出現大幅裁員之類的問題。故此某些特定條件的存在才能克服這些困難,如管理層足夠強勢或參與者足夠團結,強勢的新加坡淡加錫就曾經促成類似的合并,而這次日本人成功就是因為其民族團結的特質。
在中國香港上市的臺灣地區(qū)公司一直都不太受香港投資者歡迎,市場給出的估值都比較低。筆者認為這個也是瀚宇博德在港上市5年多后,大股東決定把公司私有化的理由。雖然說集團今年上半年業(yè)務出現虧損,但是即使在它最賺錢的一年(不包括剛上市的一年),它的平均市盈率都長期是5倍左右。一家公司上市除了老板想把風險分散之外,另一目的就是集資。瀚宇博德估值長期這樣低迷,老板又不愿意賤價沽出股票集資,這樣就失去了集資的用途。另一間臺灣公司早前亦公布了上半年業(yè)績,就是生產及銷售筆記本型計算機外殼的巨騰國際。2010年初巨騰的市盈率仍在15倍左右,之后遇上平板計算機熱賣,集團股價跟盈利便一落千丈。不過這次半年報表中,集團多次表示已度過了業(yè)務最困難的時刻,它可以算是蘋果計算機iPad業(yè)務的認沽證,因為如果iPad或者觸控式計算機熱潮退下來,那么它的本業(yè)將會好轉得更快。 (王雅媛)
- 分享到:
- 2025年三明市第三屆非2025年08月06日
- JoySpace均勝電子智能座2025年07月14日
- 2024蘭州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2024年12月07日
- 2024“通武廊”文創(chuàng)和2024年12月04日
- 2025年紅點概念獎 開啟2024年12月02日
- 2026丙午(馬)年貴金2024年12月02日
- “閱鹿城·悅海南”2024年12月02日
- 2024年繁星計劃“物煥2024年12月02日
- ?“東海非遺文創(chuàng)產2024年11月27日
- 關于2024年海南州首屆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