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徽征集公告
來源:未知 瀏覽數(shù):
責任編輯:曲終人散 時間:2014-10-09 15:17
責任編輯:曲終人散 時間:2014-10-09 15:17
[導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Renmin Law School)(前身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國誕生后創(chuàng)立的第一所正規(guī)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經(jīng)過60多年的發(fā)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Renmin Law School)(前身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國誕生后創(chuàng)立的第一所正規(guī)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經(jīng)過60多年的發(fā)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法律人才,為我國法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六十五載風雨歷滄桑,六十五載歲月顯崢嶸。為了更好地彰顯法學院的辦學理念、文化內涵和學院精神,增強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形象辨識度,擴大法學院的社會影響力,根據(jù)法學院教授委員會“關于征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徽的決議”,學院現(xiàn)決定面向全院師生、海內外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征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徽設計方案。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征集的院徽設計方案旨在推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文化建設,增強人大法律人的榮譽感和使命感,以彰顯法學院深厚的學科基礎和文化底蘊,發(fā)揮弘揚學院精神、傳播學院形象的作用。
二、活動對象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全體師生員工、海內外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
三、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院徽征集(7月24日~10月31日)
第二階段:作品評比(11月1日~11月30日)
第三階段:確定院徽方案(12月1日~12月15日)
四、作品設計要求
1、主題鮮明,寓意深刻
能彰顯人大法學院深厚歷史、師生團結奮進、開拓創(chuàng)新、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能展現(xiàn)法學院精神的內涵(人文情懷、追求真理、崇尚法治、奉獻社會),能反映與概括法學專業(yè)的學科特點(公平正義),能折射出時代氣息和國際視野(與時俱進、遠見大氣)。參加院徽設計者如需對法學院情況作進一步了解,可事先聯(lián)系院方,學院將積極配合。
2、簡約凝煉,美觀大方,品位高雅
(1)力求用通俗、簡明、凝煉的表現(xiàn)手法,使院徽形象鮮明、高雅大氣、易于識別、令人印象深刻(力避圖案繁復或過度抽象,中英文標志可同時出現(xiàn));
(2)既具有較強的形式美感,又能彰顯學院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風貌。
3、方便制作與使用,便于推廣與宣傳
充分考慮院徽的單獨使用范圍,使其能適用于網(wǎng)絡頁面、場地、文藝匯演、徽章、燙金、會議、刊物、封面、信箋、信函、橫幅、海報、旗幟等多種場合和載體,適宜作為我院對外宣傳以及開展各類活動的形象標識,以便于法學院的推廣和宣傳。
4、圖片分辨率應在300dpi以上,能以不同的比例和尺寸清晰顯示,并保證縮小到100*100像素時能清晰使用。
五、作品提交須知
1、截止收稿時間為2014年10月31日17:00。
2、以個人名義或團體名義提交作品均可。
3、提交過作品的作者在截止日期前可將作品修改后再次提交。
4、作品提交包括設計圖稿和作品說明兩部分內容:
(1)設計圖稿一式三份,其中彩色圖稿一份、黑白圖稿一份、黑白坐標圖稿一份,并注明標準比例和標準色;
(2)作品介紹,望闡述設計理念及作品內涵(不少于50字)。
5、作者個人信息。請在作品介紹首段前以(姓名+手機+電子郵件地址+通訊地址)的格式注明作者個人信息。
6、作品可用電子版或紙質版兩種方式提交:
(1)電子版的作品格式應為“.jpg”格式,并請保留設計原始文件,以備修改之用。電子版的作品發(fā)送至:rlslogo@126.com,請在郵件主題中注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徽征集”字樣。
(2)提交紙質版的作者請自留底稿。所有來稿作品均不退還原件。紙質版的作品郵寄至:北京海淀區(qū)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612室,孟老師收,郵編100872。
7、投稿者自行承擔參加此項活動所需費用,獲獎者可獲得學院提供的獎金。
8、投稿者必須是設計方案的原創(chuàng)作者,或依法享有設計方案著作權等全部知識產(chǎn)權的權利人。提交作品時投稿人需保證提交的設計方案為首次發(fā)表且不會侵犯任何其他人的知識產(chǎn)權(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若由此引發(fā)任何糾紛投稿人負有幫助法學院解決糾紛的義務,并應當承擔由此糾紛所引發(fā)的全部的法律責任。
9、設計方案一經(jīng)采用確定為院徽 ,我院將與設計方案的權利人訂立合同,其全部著作權及其他知識產(chǎn)權均歸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所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擁有對作品進行適當修改完善的權利。
10、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擁有本次院徽征集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六、評選辦法
1、本次活動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評選,將采取大眾評審與專業(yè)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遴選。
2、由法學院師生代表、校友代表以及專家共同組成的評委會對本次活動征集的作品進行評選。
3、評委會將嚴格按照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根據(jù)各份作品最終的綜合得分評出一、二、三等,并頒發(fā)獲獎證書。
七、獎勵辦法
一等獎1名,獎金20000元;二等獎2名,獎金5000元;三等獎5名,獎金1000元。
八、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人:閻芳,82509439,孟晗,82509134。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納金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分享到:
相關閱讀
- 2025年三明市第三屆非2025年08月06日
- JoySpace均勝電子智能座2025年07月14日
- 2024蘭州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2024年12月07日
- 2024“通武廊”文創(chuàng)和2024年12月04日
- 2025年紅點概念獎 開啟2024年12月02日
- 2026丙午(馬)年貴金2024年12月02日
- “閱鹿城·悅海南”2024年12月02日
- 2024年繁星計劃“物煥2024年12月02日
- ?“東海非遺文創(chuàng)產(chǎn)2024年11月27日
- 關于2024年海南州首屆2024年11月27日
精采專題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