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BAM機構3D首次在零重力下打印金屬工具
來源:narkii 瀏覽數:
責任編輯:六月芳菲 時間:2018-04-26 09:04
責任編輯:六月芳菲 時間:2018-04-26 09:04
[導讀]這是迄今為止取得的最先進的結構。
德國研究機構BAM(聯邦材料研究與測試部)第一次成功地在零重力條件下3D打印金屬工具。 去年我們報道了BAM早期的測試,在太空船上使用陶瓷3D打印,利用真空系統(tǒng)將粉末床固定在一起。 現在改進的增材制造工藝已被用于生產金屬工具,這是迄今為止取得的最先進的結構。

(來源:BAM)
BAM陶瓷加工和生物材料部門的項目經理兼主管JensGünster表示:“我們在3月份的最新拋物線飛行活動中,首次采用全新技術在零重力下打印扳手。”
在零重力下印刷扳手指明了在太空探索任務中增加實施3D打印技術的方向。 在太空中使用3D打印技術對于保持太空旅行成本下降特別有用,因為航天器攜帶的任何備用設備意味著額外的重量和更多的燃料以使飛行器進入軌道。 相對便宜的3D打印機和材料也可以用于按需生產必要的備件。

(來源:DLR)
我們之前也報道過當太空旅行和3D打印更加先進時正在考慮的激動人心的可能性,例如將自動3D打印系統(tǒng)與將月球或火星表面材料轉換為3D打印材料的技術相結合。這有一天可以讓整個可居住的殖民地在火星或月球上建立起來,而無需任何人為干預,為宇航員的最終到來做好準備。
3D打印技術已經在國際空間站上使用,以創(chuàng)造許多不同的功能組件,但宇航員尚未能夠用金屬進行3D打印。到目前為止,太空3D打印一直局限于使用擠出熱塑性塑料或聚合物的FDM 3D打印機。由于使用粉末,在零重力下使用金屬3D打印有點更具挑戰(zhàn)性。
由于金屬的添加制造工藝使用由激光選擇性地熔化或熔化的粉末床,所以需要一種方法來穩(wěn)定這種在零重力條件下的粉末床。不僅沒有重力使得難以將粉末床的顆粒保持在一起,金屬粉末也可能是易燃的或爆炸性的。
BAM研究小組開發(fā)的方法利用了保護氣氛。工藝氣體,在這種情況下是氮氣,使用專用泵通過粉末層。該氮氣氛足以穩(wěn)定粉末床。

(來源:BAM)
該技術先前在兩次拋物線飛行活動中進行了測試,這些活動是與克勞斯塔爾理工大學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位于布倫瑞克的復合結構和自適應系統(tǒng)研究所合作開展的。 該系統(tǒng)將在今年的漢諾威工業(yè)博覽會上進行展示。
cr.3ders
cr.3ders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納金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分享到:
相關閱讀
- 百人百日戒煙大賽品2025年04月22日
- 克東縣“北緯四十七2025年04月22日
- 客家文化(贛南)生2025年04月22日
- 安慶博物館首屆文創(chuàng)2025年04月22日
- 2025北京文博創(chuàng)意設計2025年04月22日
- 朝陽青年LOGO和口號創(chuàng)2025年04月21日
- 大賽|愛聚九八-投洽會2025年02月27日
- 2024蘭州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2024年12月07日
- 2024“通武廊”文創(chuàng)和2024年12月04日
- 2025年紅點概念獎 開啟2024年12月02日
精采專題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