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助力月球建房_40年內或建成
責任編輯:王梓 時間:2013-02-04 15:31
[導讀]人類在月球的第一個居所會是什么樣?歐洲航天局2月1日發(fā)布了首個月球基地的設計圖,這個可供四個人居住的建筑將由機器人運用3D打印技術、并利用月球土壤建成。
原標題:3D打印月球住宅40年內建成
歐洲航天局設想的月球基地由3D打印技術建成,可供四個人居住。
按歐航局的設想,3D打印機器在月球表面利用月球土壤打印建材。
歐航局在地面實驗室中嘗試用類似月球土壤的材料打印建材。
人類在月球的第一個居所會是什么樣?歐洲航天局2月1日發(fā)布了首個月球基地的設計圖,這個可供四個人居住的建筑將由機器人運用3D打印技術、并利用月球土壤建成。
月球基地將是人類在月球的長期居所。專家說,人類可望在未來40年內移居其中。這座蜂窩式結構的建筑將由機器人利用3D打印技術建成,可讓居住者免受隕石和伽馬射線的傷害,同時也可以抵御月球表面巨大的溫差。
負責歐航局航天項目的斯科特·霍夫蘭德說:“應用3D打印技術(來建這個基地),可以減少從地球往月球上運送物資。”建基地所需的90%的材料將來自月球,只需要將機器人和一些較輕的物件,如可充氣的物品、固體連接件和建筑入口材料等送上月球。需要在地球上制成的少量配件,可以放入一個管狀艙,由太空火箭運送上去。
月球基地由英國著名的福斯特建筑事務所設計,該機構的作品包括香港新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以及香港匯豐銀行大廈等。該所專業(yè)模型組的澤維爾·德·凱斯特利爾說:“在設計實踐中,我們常常有針對地球上極端氣候的設計,也常常就地取材、利用可持續(xù)的材料。月球住宅項目也遵從同樣的邏輯。”
月球建筑將采用類似于鳥類骨骼的“中空閉孔結構”,不僅堅固而且輕巧。月球土壤將先被制成泥漿,再造成固體的塊狀,之后用來砌墻,一小時就能砌起兩米高的墻。(更多3D資訊,盡在web3D納金網(wǎng)http://www.westwoodtownhomes.com/)
- 分享到:
- 2025年三明市第三屆非2025年08月06日
- JoySpace均勝電子智能座2025年07月14日
- 2024蘭州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2024年12月07日
- 2024“通武廊”文創(chuàng)和2024年12月04日
- 2025年紅點概念獎 開啟2024年12月02日
- 2026丙午(馬)年貴金2024年12月02日
- “閱鹿城·悅海南”2024年12月02日
- 2024年繁星計劃“物煥2024年12月02日
- ?“東海非遺文創(chuàng)產2024年11月27日
- 關于2024年海南州首屆2024年11月27日